項目建設是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截至7月底,全省開復工項目6815個,完成投資3252.9億元,全省轉型項目建設呈現良好態勢。但項目推進不快、儲備不足、服務不優等難題,對我省轉型項目建設存在較大制約。
只有堅持問題導向,正視問題,努力破解難題,才能盡快補上短板、縮小差距,才能打開瓶頸,推動全省轉型項目建設年取得更大成績。
要破解難題加快項目建設,就必須進一步提高站位,高度認識轉型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
扎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走出一條產業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為我們指明的發展方向。我省堅決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致力于推動轉型發展,搭建起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主體架構,明確了推動制造業與煤炭在5年時間內實現結構反轉,確保到2030年資源型經濟轉型任務基本完成的宏偉目標。
今日之項目,就是明日之產業。省委審時度勢,科學研判,將2018年確定為轉型項目建設年,就是要通過抓轉型項目建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山西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這既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又符合我省轉型發展的實際,意義十分重大。
要破解難題加快項目建設,就必須進一步精準施策,按圖索驥,疏解堵點、痛點、難點。
目前,部分市投資進度較慢、項目支撐不足、服務在縣級層面落實不到位。究其原因,既有項目前期工作不深入,對本地產業規劃、資源稟賦研究不夠,謀劃不系統,對項目投入產出效益、市場前景論證不深入的問題,也有招商引資水平不高,新的招商模式和方法運用不夠,招商引資缺乏實效的原因,還有土地、資金、政策、人才等綜合因素的制約。
全省推進轉型項目建設現場會對各市項目建設情況逐一點評,通過集中“把脈問診”,“病灶”已精準定位。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緊盯目標、壓實責任、靠前指揮,深入項目建設現場,組織有關部門聯合會審、現場辦公,進一步解決好影響項目建設的行政審批、土地供給、金融服務、環評力量、電力保障等堵點、痛點、難點,推動全省轉型項目建設再掀新高潮。
要破解難題加快項目建設,就必須狠抓落實,將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制度落地生根。
在推進轉型項目建設過程中,我省提出7項工作目標、8項工作任務、4個專題活動、7條保障措施,打出漂亮的“組合拳”,形成了開展政銀企對接、召開土地問題協調會、編制制造業發展圖譜、安排專項資金引進高精尖缺人才、推動規劃與項目環評聯動審批、啟動多圖聯審系統建設等一系列好做法、好經驗。
全省上下積極探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經驗,為全省項目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而要破解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難題,還是要繼續依靠先行先試這個法寶并將其制度成果落地生根,進一步推動思想觀念、體制機制、政策執行、營商環境以及干部隊伍建設等制約項目建設深層次問題的解決。
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