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務實求效 狠抓落實 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
| 時間:2015-07-24 15:27 來源: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
|
| 2015/7/24 16:19:27 |
務實求效 狠抓落實
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報告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秘書長 尚潤濤
(2015年7月24日)
尊敬的曹玉書會長,各位領導: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召開“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首先,我代表曹玉書會長向出席會議的各位領導,以及多年來一直關心和支持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各位信用委委員們表示衷心感謝!
下面我匯報一下上屆信用委工作情況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一、 上屆信用委工作總結
過去五年,在曹玉書會長的領導下,在信用委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信用委的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走在了行業協會開展信用工作的前列,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維良副主任和主管此項工作財政金融司領導的肯定,為今后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夯實發展根基。五年來,信用委加大信用工作的策劃、組織力度,充分發揮成員單位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形成了良好發展勢頭。一方面通過發展新成員,擴大了工作覆蓋面,使信用建設的行業代表性得到明顯提升。截止目前,信用委成員單位由34家增加至41家,涉及全國23個省、直轄市和17個專業行業,給信用工作帶來了新鮮活力和動力。另一方面不斷完善管理制度,確保了信用工作規范化運行。根據動態評價的要求,重新修訂了《中國工程建設企業社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信用評價流程和方法,使評價的結果更加科學、更加嚴謹;根據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新需要,制定了《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對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以及獎懲機制等進行了規定,做到了信用信息管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二是穩步推進信用評價,延伸增值服務。信用評價是我們一項比較成熟的工作,過去五年一直保持較快發展,為信用體系建設的全面開展積累了寶貴經驗。五年來,我們根據地方和行業信用評價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實行分類推進,保持住了北京、江蘇、浙江、山東、安徽以及冶金、煤炭、交通、鐵路等優先起步的地方和行業的發展后勁,同時加快了天津、山西、湖北、云南、廣西、廣東、四川等省份的發展步伐,整體規模得到了不斷擴大,參加評價企業的數量達到了近600家。同時,我們不斷提升評價質量,在評價過程中堅持專業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原則,做好現場訪談,將評價融入到企業發展中,不斷延伸服務鏈條。針對每家企業情況我們會選擇業內專家進行對口把脈,從企業的內部、外部,履約能力、履約意愿等全方位進行測評,并現場指導,將最新的信用管理理念和知識傳授給企業,真正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提高企業自我約束能力。這樣的評價活動也得到了企業很好的反饋和認可,成為了他們調整步伐,更好發展的機遇。
三是開展信用評估師培訓,加快了信用人才隊伍建設。信用評估師是信用建設的重要力量,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過硬的評價能力。幾年來,我們一直堅持理論培訓和實踐檢驗相結合的方法來培訓和篩選評估師,形成了一支近300人的懂信用、善管理、精技術的評估師隊伍,為信用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而這些評估師也是來自工程建設企業副總以上的群體,他們作為誠信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直接帶動了所在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為行業的誠信發展貢獻著力量,成為推動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發展的中流砥柱。
四是積極推進信用成果應用,讓誠信企業得到切實便利。信用成果如何應用,如何有利于企業發展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幾年來,我們逐步推進信用成果在市場活動中的應用,將信用評價結果作為導向性和推薦性應用,在企業融資、評審推薦、招投標等方面有了進展。例如:嘗試與地方金融機構合作,為信用等級高的中小企業融資尋找途徑;為國家工商總局“馳名商標”的參選企業提供企業信用狀況;信用等級被列入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省份招投標加分項,成為企業評選先進的重要條件。另外,從2012年開始,我們開創了誠信企業推介活動,并將其發展成為具有社會效應的平臺。推介的479家誠信企業展現了工程建設企業誠信、實干的良好風貌。期間,誠信經驗的交流和研討,通過總結提煉為指導實踐的理論基礎,進行推廣和應用,促進了信用建設的共同進步。
五是開發“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平臺”并上線運行,改變和創新了工作方法。根據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相關要求,經過一年研發,“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平臺”于 2014年8月22日上線運行。一年來信用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擴大了信用工作的半徑,改變了信用工作方法。通過信息化手段為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歸集了企業的基本信息、經營信息、優良信息和不良信息,信用信息的跨區整合取得了重要進展。作為重要載體承載了信息發布、失信行為披露、誠信典型宣傳、社會監督等工作任務,增加了信用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革新了信用評價方法,改變原有繁雜工作流程,運用互聯網+,采用線上和線下評價相結合,破解大量企業申報的難題,提高評價技術能力。
二、 當前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發展形勢
2014年6月,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出臺,這是信用建設的行動綱領;2015年6月1日,“信用中國”網站上線運行,同時國家信用信息交換平臺初具規模,這是信用建設的空間布局和運行通道;6月11日,《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和實施,這是信用建設的根基和引線,保證信用信息的歸集、交換和共享。短短一年,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動作之快、效率之高是振奮人心卻又是意料之中的事。這說明了國家對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視和堅定決心。
同時,我們也看到工程建設行業信用建設也是如火如荼,地方或行業系統也在收集相關的信用信息,有的也正在建設信用信息系統。但是現階段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各地協會信用信息孤島問題。目前有些省協會的信用信息可能會被當地建設廳采集到,但也是部分的,不系統、不全面。絕大多數省協會的信用信息是未被采集的,孤立存在的。而這些信息也是反映企業市場行為的重要一方面。如何把這些信息“孤島”勾連起來,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平臺和統一機制。二是信用信息系統重復建設的問題。各行業或地區盲目地籌建基礎設施最終會導致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同時也給企業帶來許多困擾。因此,統一歸口、各司其職、科學規劃才能將信用工作推向前進。
三、 下一步工作安排
新形勢下,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要認真分析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規劃和明確今后工程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道路。堅持改革創新,強化行業引導,增強信用體系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以信用體系建設平臺為抓手,促進工程建設行業信用信息共建共享。
一是逐步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平臺,努力建成全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平臺。擴大平臺信息覆蓋面。按照第七屆理事會工作計劃,在2016年為所有會員企業建立信用檔案的基礎上,以年均20%的速度遞增,爭取在本屆理事會任期內完成總包一級企業的信息覆蓋。根據這個目標,我們要在信用委內部建立信息采集制度和互聯互通機制,要求各單位將本地區或行業總包一級以上企業基本信息和工作中歸集的優良信息和不良信息定期進行上報。提高平臺專業性。結合協會大數據庫建設,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平臺的各類信息進行整合、挖掘和有效分析,總結出工程建設行業特有的信用特征、信用發展狀況和信用模式,更好指導實踐工作。實現與“信用中國”的鏈接。讓我們的信用信息進入國家信用信息系統,豐富和完善工程建設企業的記錄,更有利于國家政策的制定,也有利于工程建設誠信企業的宣傳。
二是依托信用平臺,開展信用評價。改進評價模式。根據信用評價標準,開發網上評價系統,評價打分、等級結果、信用報告等都通過評價系統進行生成,并結合線下實地訪談對企業進行全面評價。實行動態評價。參加評價的企業每年都需要提交資料,重新核定等級,以確保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并保持評價企業信用信息的連續性。另外,今后信用評價原則上不再收取費用,免費提供評價服務。
三是踏實做好信用信息管理,強化信用信息的應用。提供信息檢索服務。向全社會提供工程建設企業信用狀況,鼓勵和引導市場主體形成查信用、用信用、信信用的良好習慣。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平臺信息都是以統一代碼為基礎的實名制信息,實行歸口管理,能實現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促進信用資源的配置。做好行業信用狀況的調研。未來幾年,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將快速發展,信用制度、信用環境、企業信用需求都會發生變化,對這些問題的探討和研究能幫助我們找到信用體系建設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路徑,保持正確的工作方向。今后將對行業的信用數據進行追蹤,分析并形成能夠指導實踐的信用發展報告。
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確是利長遠的事業,需要我們以積水成淵、積土成山的韌性去堅持,也希望大家切實負其責任,為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造福。
(二)開展誠信典型活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一是樹立誠信典型企業。6月14日,國家發改委連維良副主任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了“守信聯合激勵”座談會,提出要加快建立激勵機制,包括開發激勵內容、塑造激勵品牌、舉辦宣傳推薦活動。我們去企業調研也確實感受到了誠信企業對良好信用環境的渴望,體會到了誠信企業的良好風范。因此,我們每年度把行業內誠信經營、社會信譽良好、責任感強的企業樹立為誠信典型企業,以期感染和帶動越來越多的地方企業守信踐諾,不斷強化誠實守信的社會導向,讓“誠信光榮”深入人心。
二是加大誠信推介力度。誠信推介和交流活動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努力將“中國工程建設誠信企業推介大會”培育為誠信推介和交流活動的品牌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方式,加大平臺推介力度。同時,每年度將誠信典型企業通過各地方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報道,發揮誠信典型企業區域影響力,在當地形成褒揚誠信守信的社會氛圍。
(三)加大失信懲戒力度,維護良好信用環境。
一是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在信用委內部建立起負面清單制度和管理模式,歸集各地方和行業的失信名單,按照失信程度,限制或禁止失信企業參與活動。我們也專門設計了《負面清單列表》,要求各成員單位每月定期報送名單,進行整理后實時公布。希望各位委員帶回去積極落實,同時確定一名信用工作聯絡員,每月底信用委辦公室負責和大家溝通落實。
二是發起聯合懲戒。企業市場活動是開放的,為了防止企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短期失信行為,成員單位間要聯合懲戒,對失信企業或相關負責人以及失信行為進行發布,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打壓生存空間,倒逼企業誠信經營。進行動態監督,采取教育和引導的方式促使企業早日解除限制。這是對失信企業的負責,希望他們重拾誠信、重視誠信、踐行誠信,也有助于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風尚。
(四)加快人才培養,滿足信用建設日益發展需要。
一是啟動信用管理師培訓。信用人才的缺失已成為制約信用體系建設發展的主要因素。而在信用經濟時代,企業也迫切需要采用信用管理手段降低經營風險,使得信用管理專業人才的作用日益顯現,信用管理人才的培訓勢在必行。信用管理師是加強信用人才建設的重要途徑,能幫助企業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體系,防范潛在的信用風險。根據市場需求,今年我們將啟動信用管理師的培訓,以滿足信用發展需要。
二是繼續強化信用評估師的教育。信用評估師是信用建設的專家隊伍,需要有廣闊的視野,吃透信用政策,把握信用發展趨勢,提高評價能力,因此信用評估師的培訓和再教育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下一步,針對“信用外部環境對評估結果的影響”、“履約能力和深度挖掘”的課題進行專門培訓。另外,根據信用評價人機結合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評估師信息化操作技能。
(五)嘗試建立“工程保證金保險基金”,拓展信用體系建設的實際應用。
目前,保證金是困擾企業發展的一個難題,不僅名目繁多、形式多樣,而且資金回流較慢,占用了企業大量資金。關于保證金問題,實際上是督促企業履約的一種手段。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給企業增加了負擔,嚴重地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目前國際上針對企業的履約保證實行的是工程險的方式。因此,下一步信用委將針對企業保證金問題,結合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嘗試建立“工程保證金保險基金”,形成健康的保證金保險機制,拓展信用服務內容,提高信用體系建設質量。
工程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還需要很長的道路要走,我們作為其中的推動者要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務實作風,狠抓落實,推動工程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