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玉書會長在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 時間:2015-07-24 15:24 來源: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
|
| 2015/7/24 16:09:50 |
在中國工程建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 曹玉書
(2015年7月24日)
同志們: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會議開得非常好。過去五年的工作成績突出,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發展基礎。換屆選舉緊湊而嚴肅,推選出了以潤濤同志為信用委主任的新一屆班子,在此向大家表示祝賀!未來幾年,在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部署下,工程建設行業的信用建設步伐將加快。如何看待和應對今后的發展,借此機會,我談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抓住機遇,以面向未來姿態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發展。
發展進步,是信用體系建設道路的內在要求。當前,國家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要與國家治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相協調。信用政策陸續出臺,信用大環境在不斷改善,這為工程建設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帶來了新機遇。
一是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明確了信用監管的重要性。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推進職能轉變協調小組的通知》提出,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這說明,放權在一定意義上是基于信任的,要實現放而不亂,就必須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水平,尤其要加強對失信市場主體的監管,充分發揮各類社會主體的作用,形成監管合力,最大限度發揮信用約束機制的作用。在政府職能轉變、簡政放權過程中,行業協會的作用將日益突出,利用信用手段提高事中事后監管效率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鼓勵信用建設新模式發展。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關注發展質量的堅實一步,意味著政府從管理市場的結果向管理市場的源頭追溯。這有利于簡化流程,進一步為創新創業松綁,有效激發市場活力;也有利于轉變思路、圍繞新經濟活動探索適應市場要求的信用管理模式,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大的市場空間。
三是大數據技術支撐信用體系建設發展。大數據技術使得“一切數據皆信用”成為可能。社會各方面的信用記錄通過大數據進行整合,進行分析研判,進行綜合評價,產生經濟、社會效益。同時,也促進了信用體系建設新格局的建立。以大數據為支撐,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有序推進全社會信息資源集合和開放共享;建立利用大數據評估企業信用狀況的機制,形成新的信用風險體系。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深入應用,信用體系建設這塊短板有望加速補齊。
四是“一帶一路”戰略有益于樹立企業誠信品牌和國際聲譽。
從戰略原則上看,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重在堅持戰略誠信。習近平主席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誠心誠意對待沿線國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是打造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戰略啟動后,重大項目的實施將帶動越來越多的工程建設企業走出去。現階段企業厲兵秣馬,期望搶抓機遇分享“蛋糕”,但成功走出去,一定要講究誠信。加強工程建設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企業樹立良好國際聲譽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國家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總之,政府職能轉變、信用制度建設、大數據運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等等,都是信用體系建設的肥沃土壤。我們迎來了信用建設蓬勃發展的大好機會,必將大有可為,要以發展的眼光和勇氣把信用工作推向前進。
二、主動作為,以改革創新精神落實好信用體系建設的各項任務。
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難、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在各項措施的推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需要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摸索前進。在落實各項任務時,把握以下兩點。
一是要契合市場需求。信用產品和信用服務只有符合市場發展需要才有價值,才能長久。首先要明確我們的市場定位,以行業發展為基點,豐富工作內容,改進工作方式,提供優質的信用產品或服務。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可以為全社會提供查詢服務,符合信用經濟下信息對稱的迫切需求。其次,要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直面問題,突出抓住信用記錄、信息應用和人才培養“三個重點”,扎扎實實沉下去,做好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保障工作。另外,嘗試建立工程保證金保險基金,利用信用工具解決企業保證金問題,是一個很好的想法,能真正讓企業在信用建設中受益。
二是要充分利用行業數據資源。行業數據是不可小覷的信用信息資源,通過大數據技術,可轉化為有價值的服務。我們要加快建立多部門參與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機制,利用大數據采集制度,將各單位在履職過程中依規記錄和采集的相關信息進行歸集、分類整理和科學存儲。而且要盤活這些行業數據,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通過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及時反映行業信用趨勢、狀況布局、信用監管等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信息參考,為行業信用建設提供指導。
三、精誠合作,以互利共贏原則實現工程建設行業的共同發展。
互利共贏是我們協會多年來開展工作奉行的原則。在新形勢下,堅持互利共贏,推動信用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一方面,“互利”得益的不僅是有形價值,更多的應該是無形價值,一種更加長遠的利益,體現在行業誠信水平提升的一點一滴中。另一方面,“共贏”不單單是雙方或多方,而是全行業的共贏,我們建成的信用平臺和信用信息管理模式是可復制的,有條件的單位都可以使用,推動信用建設的更好發展。
最后,新一屆信用評價工作委員會在潤濤同志領導下,同心協力,相互支持,開拓進取,奮發有為,以新面貌開展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業績,為推動工程建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